因为数据中心在驱动服务器等硬盘设施所需的电力之外还需要辅助设施来降温并提供不间断电源保障,衡量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总能耗与真正用于驱动IT设施的能耗之间的比例,即电能使用效率值(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PUE越低,证明它需要的辅助能耗越少。
目前售电公司出现数量多、规模和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是新兴领域的普遍现象。近年来,通过市场化交易不断优化供需关系,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如图4所示。
(九)售电公司针对性统计评价体系亟待建立相较于其他的市场主体,售电公司作为一种新生主体,主要以代理用户参与市场化为主要业务形式,大部分售电公司为轻资产公司或主要资产为现金存款,传统信用评价难以适用于大多数的售电公司。同时,零售电力用户通过售电公司向政府和交易机构反馈诉求以及对市场建设的意见。(三)售电公司是政策宣传的重要途径在过去五年中,大量终端用户从对电改一无所知到精通电价构成的每一个部分,这都离不开售电公司在业务拓展中的政策普及宣传。在北京交易中心平台,通过银东直流、锡盟特高压以及扎鲁特-青州特高压,山东省电力大用户或售电公司可以通过双边协商与集中竞价结合的方式,向内蒙古、宁夏、甘肃和山西等省的燃煤机组和可再生能源机组直接采购电力,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售电公司、用户作为市场主体,与发电企业进行跨省跨区交易,既为消纳富裕电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又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切实降低了电力终端的用能成本,是组织跨区交易的成功范例。在过去的五年中,售电公司、电力用户从对市场不了解、到成为市场交易的主力军,通过交易达成市场电价。
电改五周年,有取得成绩的喜悦,有收获经验的欣喜,也有对未来无限的期待。近年来,综合能源项目的布局往往是售电公司的主推方向。其中,直流工程249亿元,比上年下降52.1%。
电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连续三年下降,电力建设领域安全状况明显好转,电力设备事故总量显著减少,大部分监管区域安全状况稳定。电力市场化改革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合理设计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方案、统筹协调电力现货市场衔接机制、建立健全电力现货市场运营机制、强化提升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能力、规范建设电力现货市场运营平台和建立完善电力现货市场配套机制,电力现货市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单位火电发电量废水排放为54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克/千瓦时。(注5)指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电厂和终端购电主体通过自主协商、集中竞价等直接交易形式确定的电量规模,包括省内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和省间电力直接交易(外受)电量。
电力投资企稳回升,特高压投资占比继续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成为投资新增长点。核电完成投资382亿元,比上年下降14.5%。
火电6.03%,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八个试点省份开展试运行,其他省份上报了电力现货建设方案和时间表。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012亿元,比上年下降6.7%。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提高电网互济能力,共享备用资源,减缓最高负荷增速,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9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38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克/千瓦时。主要电力企业申请国内专利40108项,授权28872项,有效153784项。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32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增速比上年降低3.6个百分点。火电504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煤电455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
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年度新签合同项目129个,合同金额240.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0.2%。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部分省级电网在局部时段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
以交易的结算口径统计。新能源消纳情况持续好转。
截至2019年底,共完成321项电力标准英文版翻译工作,初步形成了工程建设标准英文版体系,基本满足电力企业在国外工程建设中所需中国标准英文版的需求。这一时期,通过有序发展水电、加快发展抽水蓄能、适度加快发展气电、安全发展先进核电、合理发展新能源发电、用好煤电托底保供和调节作用,电源结构更加优化,电力系统更加安全。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厂用电率4.70%,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水电0.24%,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电力直接交易电量(注5)合计21771.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0.0%,占电网企业销售电量的36.8%。涌现出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底,电力标准共有3578项(电力国家标准552项,电力行业标准2787项,中电联标准239项)。
并网风电209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5%。并网风电40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
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约0.038克/千瓦时、0.187克/千瓦时、0.195克/千瓦时,分别比上年下降0.006克/千瓦时、0.024克/千瓦时、0.011克/千瓦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等效可用系数92.37%,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
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4815万千瓦(跨区网对网输电能力13481万千瓦。电力投资与建设2019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500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2285万千瓦。
以2005年为基准年,从2006年到2019年,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9.4亿吨,有效减缓了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2019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注2)8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019年,主要电力企业科技投入资金746.7亿元,其中,电网企业389.9亿元,发电企业139.1亿元,电建企业217.7亿元。水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92.58%,比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
2019年,全年累计完成替代电量2065.55亿千瓦时(注3),比上年增长32.6%。2019年,全国电力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为18万吨、89万吨、93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约12.2%、9.7%、3.1%。
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弃风率、弃光率均为0.2%。2019年,全国电力可靠性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2020年―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电气化进程加速发展。我国电力交易机构股权结构进一步多元。
新旧动能转换,传统用电行业增速下降,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用电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电力消费与生产供应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486亿千瓦时(注1),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340家企业参与涉电领域信用评价工作,199家企业取得了电力行业AAA信用等级。通过统筹源网荷储发展,推进发展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清洁能源供能方式,进一步增强能源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能力,电力可持续保供能力将不断提升。
预计2020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7.38―7.45万亿千瓦时,增长2%―3%。电力企业经营截至2019年底,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规模以上电力企业资产总额151253亿元,比上年增长5.4%,增速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气电90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此外,国家电网区域24家省级交易机构均已出台股份制改革方案,22家增资扩股实施方案已报国务院国资委审批,6家交易机构增资方案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实现进场挂牌。
其中,水电358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抽水蓄能30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预计十四五期间电能替代规模超过5000亿千瓦时。